佛弟子文库 > 随机推荐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会...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

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嗔心! 《菩萨戒...

美好的饮食跑到嘴巴里为何变猛火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

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积...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中之丑,恶中之恶,现在要谈发生...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多被诽谤,...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我就象疼...

出家看着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有一个姑娘失恋以后到庙里来要出家,师父和她说出家要考察一年以上,你能吃苦,是真...

五欲的过患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前方便,叫做天台二十五方便。...

一句佛号一块金,多念结成净土因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净土的念佛法门里头,怎么说呢?一句佛号一...

【大藏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大唐三藏不空译  稽首观音大悲主  愿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  千眼...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他背业障? 容通法师答: 这...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众生经三月。只将念佛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复胜彼。故知...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尚...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佛念佛,到底有什么效果?也就是...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提起来?你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谓:百行孝为先。 但现今社会,...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好东西总愿意家人共享。 昨天和...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这...

【大藏经】佛说长者音悦经

佛说长者音悦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清...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如何对治瞋恚、怒气?有的人就说,去买东西,大买特买,让情绪舒缓一点,不然就拼命吃...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还表示了相当的尊重。...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地藏经》及地藏菩萨的名号,...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奄奄一息,整个人瘦得脱了形。...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清净的智慧,不再有对自我的执着...

退让的智慧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电话,太太告诉我们她的身体很好...

在寺院拜佛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

股神巴菲特: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捐赠给慈善基金。这个决定让我再开心不过。 现在...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想还俗从...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个新的一年,那么学人在这里,祝...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

泥问佛祖

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钱来整容、塑身,或是购买高级化妆品,所以在各种媒体上,我们...

内心解缚之要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向比丘们开示:过去,诸天曾与阿修罗战,释提桓...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 李嘉诚是和儿子一起接见他的,他儿子可能...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今天起,无需追逐,少做这些,快...

鸡蛋可以吃吗

东晋出家人支道林,学问广博而善于辩论,和他的师父辩论鸡蛋是否可以吃?他因为善于辩论,他的师父不能折服他的邪见...

慧律法师《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前面三天是在体育场,现在两天在我们青年弘法团。人潮的踊...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心是包含着无我的智慧呀,般若的...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罗汉来说,出三界...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罗欧咤国,由于佛陀的圣德和声望的感召,当他尚未到达时,关于...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把我们拔出恶道,提携接手,牵着...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始者云门文偃禅师(864-94...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即柴老太夫人堕于恶道,汝能以...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法门呢...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所以,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

第七个饼

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下来的原因。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没有十...

放下即自在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 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医师,爸爸小时候都要帮忙炮制...

【推荐】【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

反闻闻自性与反闻闻妄想

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性,我们这一念心听到声音,你为...

修福犹如炒股,看你往哪里投

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有关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善事!而善事的范围...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管一个僧人比管一千个兵还难。我...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无阿弥陀佛可以简单解释为:向阿弥陀佛致敬!除了这种狭义的...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 就是说得到人身不容易...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不动了。这句话不对。为什么不对...

听闻随转修心要

第一个「听闻」:闻所成慧 当然现在有一些文字的档案,但是从《楞严经》的观念来说,...

圣严法师《话梦人生》

古代中国曾有一则做梦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轻人,在赴京考试的途中,遇一老人正在煮小米饭,老人见年轻人旅途疲倦,因...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经和诵经是不同的。所以当你进法...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把它...

以虚幻为实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便舍家遁入佛门,皈依佛教。 可是,他的身体虽然出家,入了...

切勿为了睡眠,将一生空过

佛陀教诫,「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昼」是日间,早上起床后,要勤修戒定...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个评论,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一天忙得晕头转向,有的时候是...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念地藏菩萨...

【大藏经】佛说护净经

佛说护净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一池,东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深四十里。池中有虫,其形似...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

彰显佛的果德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果地功德。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设的...

3种让吃货们不寒而栗的高档「美食」

作为高档美食,鹅肝、燕窝、鱼翅往往被用于重要的宴席中招待宾客。然而,这些被精心包...

【大藏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 尔时摩醯首罗天王。于大自在天上。与诸天女前后围绕。神通游戏作诸伎乐...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化度事迹》

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人不知道的。甚至地藏菩萨的名字,即使不是佛门弟子的教外人,...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着工作,也忙着吃,忙着穿...

苦难的源头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一些水草,引诱鱼儿前来藏身。...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

【大藏经】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一卷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 一...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为都是...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的实际修...

娶妻要娶贤妻,不是美女

有人贪恋美色,以为美色是宝,得到一位美女在旁,总是欣悦不已,却不知,一旦迷恋,便成了你的毒。 记得曾经看过许...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

调和五事助参禅

参禅,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禅之一字,本是天竺语音,具体应...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谈,在某种情况,不论是生意失...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清,那这个转换就来自于这一声佛...

【大藏经】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 西天嗣祖禅师指空雠校 抳罗简陀缚啰摩讫哩多野贺罗贺罗陀啰尼那谟啰怛那怛...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务。但是,由于他花天酒地,游手好闲,部落的势力很快衰退下来...

经书怎样摆放才如法

佛经是指佛像三藏(经、律、论)中的经藏。经藏通常是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于后世结集之经...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会举办供灯法会,以供养佛陀和僧...

无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没有销罪方便法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我们分析了六道,也分析了地狱,...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问: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周易》里面的坤卦,这个坤卦...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

【大藏经】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虞山普仁院净业比丘 行策 定 事例 择清净广厦。以为七堂。中奉弥陀圣像。悬诸华幡。然...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子,在古圣先贤之中,他也是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从混乱的...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众生想得到妙吉祥,那么就要先有...
重新加载文章  返回顶部